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线配资开户,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健康饮水意识不断提升,天然矿泉水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梅州市平远县森林覆盖率达77.55%,境内青山环抱、蓝天净土、绿水绕城。2023年,平远县域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主要河流热柘河省控断面1—5月均值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优良率达100%,水质指数2.9523,位列全市第一;市考柚树河犁壁滩断面1—5月均值达到Ⅱ类水质目标,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全县农村饮用水源(含千吨万人)水质优良率达100%。
依托优质水资源、做好水经济文章,是平远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多年来,当地始终坚持推动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鼓励本地水企持续提升工艺及产品品质,不断为粤港澳大湾区供应优质饮用水,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经济效益。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何苑妮
好生态涵养好水源
柚树河畔,蜿蜒绿水流淌;南台山上,一片生机盎然。踏上平远这片休闲胜地、这座生态慢城,映入眼帘的处处是成片的绿意,让人如同置身画中。
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形成了当地良好的自然资源,如位于热柘镇礤上村原始山林内的优质天然水资源,因方圆数公里无污染,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1997年,公司在热柘镇成立,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从小作坊成长为规上工业企业。”平远县绿叶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矿泉水厂(下称“绿叶矿泉水厂”)厂长叶永清见证了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规划年开采水量为9.93万立方米,目前产能5.18万立方米,建有年产18万吨瓶(桶)装矿泉水生产基地,打造了‘小栈名泉’‘绿叶名泉’‘GREENERY’等品牌,2023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约3000万元。”
“水源质量是水企的生命线。”叶永清介绍,企业的取水源位于热柘镇礤上村的武夷项山山脉燕山期深层花岗岩隙,水质属弱碱性、低电导率的天然小分子团泉水,含有高偏硅酸和均衡的钙、镁、钾、钠、硒等天然矿物质。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人体所需的重要元素,偏硅酸目前还无法通过人工制造出来,只能从大自然的水中摄取。
坐落于平远县天然卧佛南台山下的广东南台水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在这片难得的生态净地上诞生成长,早在1992年,南台水厂便成为广东第一批矿泉水厂。
“南台水取自南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地质公园红砾岩层中,是天然的弱碱性偏硅酸矿泉水。”广东南台水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丘胜安说,水资源的自然禀赋,就是其与众不同的“基因”,是难以复制的。
“山悠悠水悠悠,悠悠长风载归舟……”一首动听的歌谣,唱出梅州山水相依的美。美不胜收的山与水,点缀着粤北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见证着当地百姓对生态保护底线的坚守,更蕴藏着生态财富,催生水经济。
多年来,平远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以贯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绿水青山的颜值和价值持续提升。
在这个过程中,当地重点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持续盘活水资源、优化水生态,做优“水缸子”,为粤港澳大湾区持续供应优质水源,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产品,同时也进一步擦亮“寿乡水”招牌,向外界递出含金量十足的“水名片”,通过这一渠道有效释放生态红利,让生态之水变成富民之水,续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新文明发展理念。
守好生态环境,便是守住发展的根基。
记者从平远县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在《梅州市平远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22—2030年)》中,当地总结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及经验,从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5大规划任务出发,提出平远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31项重点工程,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完善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平远县域约30.95%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畴。可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仍将是当地下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品质好水走出大山
拥有好生态、好水源的平远,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记者了解到,多年以前,当地丰富的矿泉水资源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平远县开始转变思维,将矿泉水资源当作商品经营,引进企业开发绿叶名泉、小栈名泉、五指石山泉水等品牌,产品上市后很快销往全国各地。
此后,产自平远的矿泉水出现在广东省许多重大会议的现场,绿叶名泉、小栈名泉也陆续进驻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与此同时,平远矿泉水还是广东多家知名酒店的指定饮用水。
近年来,平远水企业持续提升工艺及产品品质,不断对外供应优质饮用水。在位于热柘镇的绿叶矿泉水厂内,机器轰鸣、轮轴飞转,经过吹瓶、清洗、罐装、打码、灯检、贴标,一瓶瓶印有“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字样的矿泉水缓缓通过自动传送设备,到达包装点进行打包装箱。
据介绍,该批产品是企业每月为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固定供货的矿泉水,随着物流车辆搭载货物驶出平远,产自平远的好水不断“流”向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各地。
“目前工厂的产能充足,瓶装矿泉水产能为每小时2万支,桶装水产能为每小时700桶,订单也比较稳定,主要供到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东方宾馆等场所。”叶永清说,“客户选择和我们长期合作也代表了对平远矿泉水品质的认可,对我们打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产品销售都有好处。”
而位于平远县城的梅州五指石科技有限公司则在早年间引进进口饮用水生产线,用于生产素氢泉饮用水,填补了梅州氢饮用水市场空白。早在2019年,梅州五指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200箱包装饮用水便已经顺利销往韩国市场,这也是梅州首次出口包装饮用水。
在该公司负责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企业研发中心一个温度显示为“-12℃”的冰柜前,黄怀忠从中取出一瓶水将其缓缓拧开倒至桌面,只见水变成软冰,凝结成笋状。
“我们从地下200米取水,再通过专利技术改变水的分子结构,使其更容易被细胞快速吸收。”黄怀忠向记者解释了这一现象的成因并表示,能出现这种“速冻效果”的必要条件是水质足够纯净,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平远水质的优良。
多方合力打好市场“突围战”
“热柘有‘三水’:柚树河水、热柘温泉水和优质矿泉水,优良生态是我们发展的最佳资源。”一场招商活动中,平远县热柘镇党委书记郭亿正向现场嘉宾大力推介来自当地的好水。郭亿告诉记者,作为一个人口不足2万人、各方面条件不拔尖的山区小镇,自身的好生态便是招商最好的“橄榄枝”。
实际上,经过产业多年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平远水资源也衍生出了更大的经济价值,但发展的瓶颈也随之而来。
记者从梅州市食品行业协会了解到,目前,梅州市矿泉水品牌普遍面临市场知名度不高、企业整体实力不强、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等瓶颈。“并不是说水资源不足或质量出现问题,而是众多水企业都根据自身的生产形成品牌,各自推广,没有形成梅州区域的市场竞争力。”梅州市食品行业协会会长朱宝寿认为,梅州至今仍缺少一个能够代表梅州水的品牌。
朱宝寿所言也正是平远矿泉水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的短板。
近几年,梅州启动“寿乡水”品牌项目,以品牌为导向,梅州市多部门全力推动包装饮用水行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同时联合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等机构对饮用水企业水质进行检测,组建专业团队对区域品牌LOGO进行设计,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梅州市促进包装饮用水行业发展若干措施》出台,梅州市食品行业协会包装饮用水分会的成立,也逐步引领企业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做活“水资源”。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让梅州“寿乡水”不仅有了活力,更有了吸引力。

“不单要做普通水,也在借助‘寿乡水’的品牌效应和市场,重抓水源地保护和设备升级打造,引进高水平水处理工艺,不断研发新产品。”叶永清说在线配资开户,作为首批加入梅州市“寿乡水”区域品牌的企业,目前,平远县绿叶天然食品有限公司正全力与梅州其余十多家水企“抱团突围”,“我们全体员工都很有信心,接下来将坚守质量第一,拓宽销售渠道,全力将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